新年伊始,新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6项专项附加扣除与之前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扩大中低档税率级距一起 “三管齐下”“三重减负”,个税改革减税红利持续释放,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了新一年减税降费的利好。享受6项专项附加扣除要怎么办理?麻不麻烦?纳税人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接住减税“礼包”,专项附加扣除的这波操作你需要掌握,一起来了解下。
渠道多元,线上体验更佳
2018年12月31日,税务部门开发的个人所得税手机APP软件和各省电子税务局网站WEB端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功能已正式上线使用,云南纳税人也可足不出户,采用远程办税端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既方便快捷又降低纳税成本,线上线下多元化的办税渠道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据悉,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只需将自己的个人情况与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条件对照一下,看是否符合扣除的条件、符合几项等,然后可以选择通过下载手机APP“个人所得税”填写、登录云南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填写、在云南省税务局网站下载填写电子信息表或打印填写纸质信息表等四种方式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根据自己选择进行报送或推送。选择在扣缴单位办理扣除的,可以直接将纸质或者电子表提交给扣缴单位,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填写后选择推送给扣缴单位,这样单位每月发工资时就可以办理扣除。如果想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税务机关后办理退税。
流程优化,晚报也可享受
有的纳税人在元旦期间出差了,没有及时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怎么办?还能不能享受?没关系,为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税务部门对办税流程进行了简化、优化,三种流程保证大家应享尽享减税红利。
一是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就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在每月领工资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减税红利了。二是晚报可以补扣。如果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忘记申报或者申报晚了,比如在1月没有申报,可以在2月或者以后月份申报后一次性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还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续补扣。三是少扣可以退税。如果纳税人在年度中未申报扣除,或者申报晚了到年底仍补扣不完的,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税务部门将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退税服务。
权责明晰,操作简便易行
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操作会不会很复杂?需不需要提交很多证明材料?针对纳税人的疑问,云南省税务局个税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为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税务部门着力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据悉,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纳税人仅需填写并报送相关信息即可,第一次信息填写完整,以后月份、年度享受时就不需要再填了。年末时如果无变化的,确认一下就可以了,有变化的,把变化点更改一下就行,手续将大大减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按政策规定,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资料,纳税人无需报送给税务机关和扣缴单位,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资料纳税人应当留存5年备查,这是为了界定好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倡导大家共同维护诚信社会。“并不是所有扣除项目都需要留存资料,比如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因为教育部门的信息比较全面,通过信息共享即可掌握,所以纳税人不用留存资料。”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事后核验时,凡是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对上的,都不需要找纳税人查阅留存资料,但是如果部门信息核对不上,税务部门就需要找纳税人进行核实,保障大家充分享受政策优惠。
好事办好,还需多方配合
为确保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落到实处,把个税改革惠民利民这一好事办好,云南省税务部门制定了系列配套制度办法,发布了系列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引,“点对点、面对面、线连线、手把手、心贴心”开展了多轮次的培训辅导,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取广告、宣传片、动漫、短信提醒等方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政策宣传,让纳税人随时随地了解政策内容和操作流程。
但综合与分类税制改革是一场征管模式、征管方式的重大变革,尤其6项专项附加扣除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尝试,政策比较复杂,又涉及广大纳税人的关切点,改革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需要纳税人、扣缴单位和税务机关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做好。“我们税务机关会竭尽全力帮助各扣缴单位克服困难,协助纳税人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如果还有哪个单位还存在不掌握政策等情况,请及时通过12366热线电话、办税大厅等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安排上门辅导培训,确保改革红利落地。”云南省税务局个税部门负责人表示。
